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30卷  第1期

封面
2024 年 1 期封面
2024, 30(1): .
摘要 (191) PDF (1354KB)(54)
摘要:
目次
2024 年 1 期目次
2024, 30(1): .
摘要 (155) HTML (80) PDF (465KB)(34)
摘要:
特邀主编致辞
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预测
陈正乐
2024, 30(1): 1-2.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3001
摘要 (434) HTML (149) PDF (352KB)(99)
摘要:
矿田构造理论
广义破裂活动准则
童亨茂, 张宏祥, 侯泉林, 陈正乐, 侯贵廷
2024, 30(1): 3-14.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80
摘要 (695) HTML (192) PDF (1156KB)(133)
摘要:
岩石破裂及其后续活动是最基本的构造变形方式,然而,经典的破裂准则(Coulomb-Mohr准则、Griffith准则和以Byerlee律为代表的滑动摩擦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同方面的局限。文章在经典破裂准则的基础上,从产生破裂(扩张破裂和剪切破裂)的物理本质出发,结合广义剪切活动准则和长期的研究实践,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广义破裂活动准则”。该准则用统一的无量纲因子(破裂活动趋势因子)来表达扩张破裂活动和剪切破裂活动,可以用来定量判断任意介质、在任意三轴应力状态下、任意方位界面(包括先存薄弱面和非薄弱面)发生破裂活动的可能性以及破裂的类型,把Coulomb-Mohr准则、Byerlee律和Gr...
液压成因含矿构造主要特征−以华南热液钨矿和铀矿为例
陈柏林
2024, 30(1): 15-37.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27
摘要 (524) HTML (114) PDF (24499KB)(106)
摘要:
液压致裂是整个地壳−岩石圈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变形破裂方式,也是一些热液矿床的重要含矿构造。通过分析液压致裂构造的形成机制和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类型(液压致裂型和液压撑开型),以华南地区典型热液钨、铀矿为例,基于野外精细调查,明确了包括石门寺钨矿、行洛坑钨矿和邹家山铀矿等的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基本特征。新生性液压致裂含矿构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形态复杂(有弧形、分叉树枝形、放射状、菊花形和蟹腿状等)、规模较小、宏观力学性质以张性破裂为主、走向和倾向多变、方向性不明显、仅局部区域发育优势方位、常伴生有热液隐爆角砾岩;因此,可以从弧形分叉或不规则形态、总体较小规模、产状多向性、分布不均匀性和伴生热液隐爆角砾岩...
花岗岩侵位后的热应力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赵裕达, 张文高, 刘昊, 刘向冲
2024, 30(1): 38-5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57
摘要 (830) HTML (139) PDF (4451KB)(106)
摘要:
花岗岩与岩浆热液型矿床、油气成藏等有密切的成因关系。高温岩浆侵位到较冷的围岩中会形成岩浆热场和热应力,但热应力的大小和其影响范围尚缺乏系统研究。随着岩浆热耗散、与周围地层达到热平衡后,热应力会逐渐消失,因而数值模拟是定量研究岩浆热应力的常见方法之一。以往模拟岩浆热应力时往往采用岩石在常温下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但这与高温下岩石线性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利用FLAC3D软件模拟花岗质岩浆侵位至上地壳范围内引起的热应力。求解物理方程包括热传导方程与线性热弹性本构方程,其中热场可通过温度差和线性热膨胀系数改变应力场,但应力场的变化不影响热场(即热场与应力场的单向耦合)。通过一系列数值模拟实验考察围...
矿田构造解析与找矿技术方法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隐伏矿找矿中弱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谭礼金, 刘建中, 谭亲平, 李松涛, 宋威方, 李俊海, 王泽鹏, 徐良易, 张兵强, 刘平, 蒙明华
2024, 30(1): 57-71.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15
摘要 (517) HTML (155) PDF (5260KB)(139)
摘要: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集中分布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但区内浅表金矿资源已基本找寻殆尽,找矿工作全面进入“攻深找盲”阶段。隐伏金矿由于矿体埋深较大,地表的矿化信息必然非常微弱甚至没有信息显示,深部成矿信息获取困难。如何识别并获取与深部成矿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成为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形成及就位主要受背斜及断裂构造的控制,元素地球化学的分布、分异和成矿同样受到构造应力的影响,深部成矿信息通过断裂、裂隙与浅部及地表相联系,浅部构造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深部的矿致异常。因此,以构造地球化学理论为基础,分析黔西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相应元素组...
新疆西昆仑509道班西锂矿伟晶岩石英变形特征、温度及其对伟晶岩就位的约束
霍海龙, 陈正乐, 张青, 王永, 马华东, 王威, 张文高, 李永, 韩凤彬, 杜晓飞, 闵壮, 孟祥鹏
2024, 30(1): 72-87.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78
摘要 (698) HTML (371) PDF (16591KB)(108)
摘要:
509道班西锂矿床是西昆仑造山带新近发现的大型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作为区内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509道班西锂矿的成矿机制和伟晶岩演化过程对认识整个西昆仑成矿带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花岗伟晶岩中的重要矿物,石英是追踪伟晶岩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对象。509道班西矿床的花岗伟晶岩普遍发育强烈的糜棱岩化作用,具有典型的韧性变形特征,通过对糜棱岩化伟晶岩脉进行变形组构分析、石英包裹体测温和石英Ti温度计计算,揭示了与伟晶岩就位相关的大陆地壳变形过程中流体的热力学演化过程,并探讨了韧性变形对区域找矿的启示意义。糜棱岩化伟晶岩中锂辉石、斜长石等矿物主要以脆性破裂为主,具有刚体变形的特征;石英主要...
矿田构造岩相学填图理论及应用
方维萱, 郭玉乾, 李天成, 贾润幸, 马振飞
2024, 30(1): 88-10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43
摘要 (450) HTML (346) PDF (2949KB)(136)
摘要:
开展成矿蚀变−构造岩相解析建相和建模预测研究已成为矿田构造与找矿预测的创新方向之一。文章对国内外8类重要的成矿蚀变−构造岩相模型和形成机制进行论述总结,南美洲智利科皮亚波地区IOCG型矿田受到主岛弧带−弧相关盆地及岩浆叠加−盆地变形样式的复合控制,而中国云南东川沉积岩型铜矿床(SSC型)+IOCG型铁铜矿田受陆缘裂谷盆地、盆地变形构造样式和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的复合控制。中国内蒙古甲−查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田受火山洼地、火山穹隆构造、火山岩岩相类型和火山热液隐爆角砾岩的复合控制,而深成岩浆弧控制了蒙古国南戈壁斑岩型金铜钼−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田;中国秦岭热水沉积型(SEDEX)银铜铅锌−菱铁矿...
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作用特征
青藏高原盐湖硼、锂同位素变化规律及其对当雄错盐湖资源评价应用
吕苑苑
2024, 30(1): 107-128.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35
摘要 (566) HTML (149) PDF (2567KB)(77)
摘要:
近年,硼、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和分馏机理的深入,为盐湖体系硼、锂同位素示踪奠定了基础。基于现有大量研究数据,文章系统归纳盐湖体系硼、锂同位素分馏变化特征,总结盐湖演化过程硼、锂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建立它们的示踪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对西藏典型富硼、锂盐湖−当雄错开展了硼同位素示踪,解决了当雄错与其物源硼同位素特征不符的难题,提出当雄错湖底蕴含大型硼、锂矿床的新认识,并预测了湖底的硼、锂资源量。根据盐湖体系硼、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溶蚀湖的盐湖资源评价意义,为盐湖体系硼、锂同位素示踪和盐湖资源评价奠定理论基础。此外,借助硼同位素地球化学手段建立的当雄错“围岩−地热水−盐湖”的物源补给模式在...
熊耳山矿集区蒿坪沟Ag–Au多金属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刘松岩, 张达, 杨明建, 张鑫明, 未国栋, 聂胜强, 王轩, 冯彦平, 栗文杰, 陈贵兰
2024, 30(1): 129-14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21
摘要 (587) HTML (170) PDF (8092KB)(65)
摘要:
为理清蒿坪沟Ag-Au多金属矿床中多阶段矿化与热液蚀变之间的关系,文章选取与铅锌成矿阶段密切相关的绿泥石进行野外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文章将蒿坪沟Ag-Au多金属矿床中的绿泥石分为3类:Ⅰ型分布在石英脉两侧的围岩中;Ⅱ型呈细粒、隐晶质填充于隐爆角砾岩基质;Ⅲ型与铅锌硫化物共生、或以蠕虫状广泛分布在石英颗粒间隙中。3种类型绿泥石均为斜绿泥石,并落在了铁镁绿泥石的范围内,指示其形成于偏还原的酸性环境中;在阳离子置换中,主要发生了Fe2+对Mg2+的置换,其余置换作用均不明显;3种绿泥石形成与镁铁质围岩关系密切。由校正后的绿泥石地质温度计估算出3种类型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196~239 ℃,属于中—低温...
陕西小秦岭地区碳酸岩时空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稀土成矿作用的关系
康清清, 陈正乐, 潘家永, 李鹏, 刘玉龙, 李雷, 江宏君, 高成
2024, 30(1): 147-167.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06
摘要 (452) HTML (97) PDF (6833KB)(79)
摘要:
碳酸岩作为一种岩浆成因的岩石类型,是铀、稀土等矿产的重要含矿母岩。陕西小秦岭地区广泛分布着碳酸岩,呈大脉状、群脉状、网脉状沿断裂构造侵入太古代变质基底、长城系熊耳群火山沉积岩及蓟县系高山河群碎屑岩中。基于野外穿插关系,结合碳酸岩主要矿物组合特征,将小秦岭碳酸岩划分为5个阶段,由老到新分别为:霓辉石正长岩阶段、霓辉石碳酸岩阶段、钾长石碳酸岩阶段、石英碳酸岩阶段和含沸石碳酸岩阶段,碳酸岩由早期铁碳酸岩向晚期钙碳酸岩演化。在空间上碳酸岩大致以近东西向小河断裂为界,南北部碳酸岩脉的主要类型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时间上碳酸岩总体形成于晚三叠世,但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碳酸岩存在较为明显的时间差异性。碳酸岩地球化学...
从岩浆动力成因构造研究矿床——以福建福安赤路钼矿为例
周济元, 陈世忠, 肖凡
2024, 30(1): 168-180.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140
摘要 (488) HTML (362) PDF (1996KB)(55)
摘要:
封二
封二
2024, 30(1): .
摘要 (164) PDF (944KB)(19)
摘要:
封三
封三
2024, 30(1): .
摘要 (155) PDF (931KB)(1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