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30卷  第5期

封面
2024 年 5 期封面
2024, 30(5).
摘要 (112) PDF (4316KB)(24)
摘要:
目次
2024 年 5 期目次
2024, 30(5): 1-2.
摘要 (93) HTML (58) PDF (411KB)(16)
摘要:
主编致辞
主编致辞
2024, 30(5): 1-1.
摘要 (82) HTML (54) PDF (205KB)(14)
摘要:
专辑成果简介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者研究成果专辑(第三辑)
胡健民
2024, 30(5): 705-70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3004
摘要 (159) HTML (46) PDF (286KB)(50)
摘要:
矿田构造与成矿
风化壳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活化与迁移
何宏平, 王珩, 李旭锐, 马灵涯, 朱建喜, 杨武斌
2024, 30(5): 707-722.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70
摘要 (774) HTML (133) PDF (3029KB)(150)
摘要:
稀土元素(REE)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国防军工等高科技产业中,是一类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是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稀土资源,其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阐明这类稀土矿床的成矿机制,可为寻找和高效开采利用该类稀土资源提供理论支持。文章以稀土元素的活化和迁移这两个关键过程为切入点,总结近年来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该类矿床主要发育于富稀土花岗岩类的风化壳中,其中稀土配分模式主要受基岩控制。花岗岩类风化壳的形成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为主。长石、云母和角闪石等主要造岩矿物风化形成的黏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是该类矿床中离子态稀土的主要赋存载体。而离子态稀土则来源于基岩中...
中国伴生稀土元素资源类型及资源潜力
谢玉玲, 秦绪岩, 代作文, 耿子岩
2024, 30(5): 723-74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81
摘要 (439) HTML (85) PDF (1622KB)(87)
摘要:
中国的稀土元素(REE)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样,其中轻稀土元素(LREE)绝大多数来自于碱性岩−碳酸岩有关的REE矿床,而重稀土(HREE)主要来自离子吸附型(或称风化壳型)REE矿床,其他稀土矿床类型还包括REE砂矿和伴生的REE矿床等。目前,中国的REE资源开发主要是针对碳酸岩−碱性岩型LREE矿床和离子吸附型HREE矿床,REE砂矿和其他矿床中伴生的REE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章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伴生的REE矿床的类型、资源潜力进行评述。结果表明,中国伴生的REE资源类型包括海相沉积磷矿床、煤矿床、铝土矿床、岩浆型磷−铁磷矿床等,其潜在的REE资源巨大,特别是海相沉积磷...
焦家式金矿勘查与研究
周明岭, 孙亮亮, 吕军阳, 王斌, 刘向东, 鲍中义, 张琪彬, 周晓萍, 解天赐, 王珊珊, 刘彩杰, 徐韶辉, 闫春明, 张朋, 张亮亮, 杨真亮, 范家盟, 赵成乐, 郭美丽, 李瑞翔
2024, 30(5): 747-767.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61
摘要 (559) HTML (66) PDF (3475KB)(112)
摘要:
焦家式金矿是20世纪60年代山东地质工作者在胶东西北部发现的金矿类型,其产出受区域性构造破碎带控制,成矿期普遍发生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成矿特征是规模大、蚀变分带明显、矿化集中、矿体形态简单、品位相对均匀、矿物组合简单。从发现到确立金矿类型经历了12年的勘查研究历程,在此之后得以迅速推广,并在胶东及全国多地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21世纪以来,胶东地区焦家式金矿深部勘查成果不断涌现。截至2020年,累计提交金资源储量3617.12 t,助推胶东地区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中国黄金储量跃居世界第二。同时,对焦家式金矿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成矿时代被精确限定在126~120 Ma;金矿形成于区域强...
湘东北白沙窝稀有金属矿床电性特征与找矿预测研究
柳建新, 曹丽, 郭振威, 曹创华, 陈旭
2024, 30(5): 768-780.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60
摘要 (215) HTML (44) PDF (4196KB)(69)
摘要:
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是最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类型之一。连云山东部新发现了白沙窝伟晶岩型矿床,初步评估白沙窝矿床深部稀有金属资源潜力巨大,但该矿床的矿产开采程度很低,围绕深部隐伏花岗伟晶岩脉的研究程度不高。通过研究白沙窝伟晶岩型矿床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探讨稀有金属成矿模型及赋矿载体的空间分布,阐明矿脉就位关系,旨为稀有金属找矿预测提供依据。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白沙窝岩体东南方向开展深部隐伏岩(矿)体的探测工作,采用共轭梯度法反演实测3条探测剖面数据,探测深部隐伏岩(矿)体,并结合钻孔信息和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揭示隐伏岩脉的分布及成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隐伏...
能源地质
准噶尔盆地东部二叠系富烃凹陷全油气系统勘探前景
支东明, 谢安, 杨帆, 马强, 何昌松, 苟红光
2024, 30(5): 781-794.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29
摘要 (358) HTML (145) PDF (6664KB)(63)
摘要: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包含多个残余富烃凹陷,其中吉木萨尔凹陷自斜坡区到凹陷区发现了常规油、致密油、页岩油等多类型油藏,展现出常规−非常规有序共生、全油气系统成藏的特点。为了探索准东地区其他富烃凹陷油气成藏规律和勘探潜力,对二叠系烃源岩开展系统评价、沉积相研究、储层特征分析和油气成藏研究。结果表明:准东地区中二叠统发育咸水湖相优质烃源岩,吉南、吉木萨尔、石树沟三个凹陷烃源岩规模大、品质最好,已达到成熟演化阶段;二叠系富烃凹陷周缘的继承性古隆起长期提供物源,凹陷区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咸化湖沉积,有序形成砂砾岩、云质砂岩、云质泥岩等,具有全粒序成储特点;从盆缘到凹陷区发育构造岩性常规油气藏、致密...
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西部高山峡谷区重大滑坡成生规律及灾变演化机理研究进展
张世殊, 胡新丽, 章广成, 李亚博, 刘欣宇, 徐庆尧, 冉从彦, 赵小平
2024, 30(5): 795-810.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31
摘要 (434) HTML (69) PDF (1812KB)(162)
摘要:
中国西部水电工程大多位于高山峡谷内,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导致峡谷库岸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基于西部高山峡谷水电工程区的工程地质特征,系统分析了地形、地质构造、滑体物质、坡体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与滑坡的成生发育关系,并总结了典型滑坡的类型、特征及其灾变演化的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高山峡谷滑坡以坡度30°~50°、高程超过1000 m、体积超过100×104 m3的滑坡为主;三叠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为典型的易滑地层;降雨和水库蓄水导致侵蚀基准面抬升、侵蚀范围扩大,库区水位的反复升降导致涉水滑坡体前缘岩土体性质降低。西部高山峡谷区滑坡类型主要分为以牵引式滑坡、推移式滑坡和复合式滑坡为主的堆积层滑坡以及以...
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地面沉降及地裂缝防控研究
朱锦旗, 龚绪龙, 于军, 张云, 张岩, 叶淑君, 王彩会, 许书刚, 武健强, 王光亚, 刘明遥, 顾春生, 闵望, 龚亚兵
2024, 30(5): 811-833.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51
摘要 (528) HTML (108) PDF (5978KB)(85)
摘要:
苏州—无锡—常州(苏锡常)地区曾是中国地面沉降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地面沉降,随之因差异沉降诱发地裂缝灾害,21世纪以来沉降速率逐年趋缓,部分地区出现区域性的地面回弹,独特的地面沉降发展历程为全面解读地面沉降提供了理想的窗口。为揭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生命周期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利用长时间序列、大区域尺度的三维渗流、应力、应变多场监测数据以及物理试验模型、数值模拟等技术对区域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宏观演变规律、成因机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经历了发生、快速发展、趋缓、滞后和反弹5个阶段;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密切相关,其地层变形主要来自于地下水开采导致的含...
基础地质与区域地质
东昆仑印支晚期埃达克质花岗岩的成因和地质意义
王秉璋, 李五福, 郑英, 王春涛, 赵忠国, 金婷婷, 曹锦山, 付长垒
2024, 30(5): 834-864.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30
摘要 (603) HTML (118) PDF (6023KB)(109)
摘要:
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期的碰撞造山过程目前尚存在争议,在东昆仑小南川地区新发现的三叠纪埃达克质花岗岩为约束碰撞造山演化提供了新的地质证据。研究通过对小南川地区出露的磨石沟和本头山2个花岗岩体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分析,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并结合以往东昆仑印支晚期岩浆作用和沉积作用的研究成果,初步讨论了东昆仑印支造山带的碰撞造山过程。磨石沟岩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209~208 Ma;本头山岩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01~200 Ma。2个岩体的花岗岩含较高的SiO2和Al2O3,富碱且相对富钠,同时含较高的Sr(398×10−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