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16卷  第2期

玉树地震、地震地质与地震灾害
玉树地震地表破裂与宏观震中
马寅生, 张永双, 胡道功, 杨农, 龙长兴, 侯春堂, 闫鹏, 吴中海, 杨振宇, 雷伟志, 谭成轩
2010, 16(2): 115-128.
摘要 (256) HTML (152) PDF (2183KB)(40)
摘要: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40.7秒,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MS7.1级地震。通过现场调查发现, 玉树地震形成了东西两条地表破裂带——玉树地表破裂带和隆宝滩地表破裂带, 分别沿玉树活动断裂、隆宝滩活动断裂的上盘发育, 两条地表破裂带均呈NW向延伸, 二者之间相距22km。隆宝滩地表破裂带, 总体走向290°, 长21.5km, 呈左旋走滑运动, 左旋走滑位移量约1m。玉树地表破裂带, 总体走向310°, 长度23km, 可进一步分为三段。西段和中段表现为左旋走滑, 东段表现为左旋走滑逆冲运动。最大左旋走滑位移量在郭央烟宋多附近, 达2.4m。根据地震地表破裂的位移量大小和建筑物破坏情况认为, 玉树地震宏观震中在郭央烟宋多附近, 宏观震中坐标为:北纬33°03′11″、东经96°51′26″。
玉树地震地表变形InSAR观测及初步分析
姚鑫, 张永双, 杨农, 熊探宇
2010, 16(2): 129-136.
摘要 (155) HTML (111) PDF (994KB)(13)
摘要:
采用玉树MS7.1级地震前后两期PALSAR雷达数据(震前2010年1月15日, 震后4月17日)进行了“两轨+DEM”的InSAR处理, 获得了高质量的差分干涉雷达条纹图像和同震变形场。参考该区的基本构造格局, 根据干涉图像的变形范围、变形量和变形梯度可以初步判断:(1)玉树地震诱发了总体上NWW走向, 全长约70km地表陡变带, 陡变带南段位错及陡变梯度较大, 会在地表产生地表破裂;而西北部4段位错及陡变梯度较小, 不易在地表诱发破裂, 但可能在地下一定层位产生了隐伏破裂带;(2)陡变带两侧的雷达视线向运动方向预示发震断裂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3)宏观震中位于玉树县城西北约16km的地表陡变带上。D-InSAR解译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震源机制解、野外发震断裂调查结果及地貌特征吻合较好, 证明了干涉雷达解译成果的可靠性, 可以为准确定位玉树地震发震断裂地表行迹和快速评定震害损失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青海玉树MS7.1地震发震过程的数值模拟
王连捷, 崔军文, 王薇, 乔子江, 孙东生, 赵卫华
2010, 16(2): 137-145.
摘要 (169) HTML (88) PDF (671KB)(8)
摘要:
根据玉树地区的地应力场、速度场和断层展布, 对青海玉树2010年4月14日MS7.1级地震发震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将围岩看成弹性体, 断层看成具有应变软化的弹塑性体, 断层和围岩组成统一的地质介质系统。在地应力、孔隙压力及边界位移的作用下, 应力逐渐积累, 当达到断层摩擦破坏强度时, 断层产生应变软化, 断层突然滑动, 能量突然释放, 应力突然下降, 形成地震。模拟结果表明:玉树7.1级地震是在印度板块向北推挤, 青藏高原向东南侧向挤压, 在玉树地区形成主压应力为北东80°方向的水平应力场, 使甘孜-玉树断裂带产生左旋走滑错动形成的。计算结果给出了应力降、能量释放量、断层走滑错动量、地震复发周期、应力积累速度等重要参数, 模拟结果与野外调查资料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都江堰-汶川公路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主要特征和形成机理
甘建军, 黄润秋, 李前银, 叶晓华, 高文军
2010, 16(2): 146-158.
摘要 (207) HTML (139) PDF (1310KB)(9)
摘要: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都江堰至汶川公路两旁次生地质灾害尤为严重, 先后多次完全中断震中交通生命线, 严重地影响了公路的安全运行和灾后重建。通过对汶川地震前后都江堰-汶川公路边坡现场调查资料对比分析, 研究了该地段边坡的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破坏模式、形成机制和时空分布特点。破坏类型主要为碎屑流式、碎裂滑移式崩塌和碎裂-俯冲式、振荡-高速滑移式泥石流等, 造成沿线边坡发生大面积浅表生改造破坏。此类灾害具有丛集性、相关性、分段性的明显特点。成因复杂的高陡岩土体是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物质基础;强烈的场地地震效应和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是该地区地质灾害成生的主要因素。
河西走廊及邻区大震重复周期估算与未来地震趋势
陈柏林, 刘建生, 张永双, 刘建民, 董诚, 吴乃芬
2010, 16(2): 159-175.
摘要 (254) HTML (67) PDF (951KB)(13)
摘要:
河西走廊是我国中原通往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运输要道。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于中生代末—新生代早期的碰撞及持续至今的向北推挤作用的远程效应的影响, 河西走廊及邻区是现今地壳活动地区, 其中地震活动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已有地震资料分析显示, 公元1555年以来划分为2个平静期和2个活跃期, 现在处于1920年以来的第2个活跃期内; 而最近100年的第2个活跃期内又可以划分为5个相对平静阶段和5个相对活跃阶段, 目前处于2002年以来的第5个活跃阶段内。从大震重复周期分析, 区内各断裂带发生7.0~7.5级大地震的时间间隔为2000~3000年左右。结合各断裂带最近一次地震的时间, 推测未来100年发生7级以上大震可能性很大的区段是三个墩—松山地区、玉门地区、磁窑口—苦水沟地区和嘉峪关地区; 未来100年发生7级以上大震可能性较大的区段是石包城—昌马大坝区段和高台地区。与地震活动相关的研究工作应该在确认活动断裂的基础上加强大震重复周期的研究与分析。
鲜水河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性研究进展综述
熊探宇, 姚鑫, 张永双
2010, 16(2): 176-188.
摘要 (484) HTML (170) PDF (1261KB)(70)
摘要:
鲜水河断裂带是中国西南山区一条现今活动强烈的大型地震断裂。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野外地质调查, 综述了鲜水河断裂带空间展布特征、活动性质及强度、历史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地震危险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前人研究结果表明, 鲜水河断裂带以惠远寺为界可分为两段, 进一步可细分为八段;断裂带全新世以来以左旋走滑为主, 兼具逆冲性质;整条断裂现今走滑活动速率约为10mm/a左右, 垂向变形在2mm/a以内;其中断裂带北西段活动速率为10~20mm/a, 南东段则小于10mm/a, 一般为5mm/a左右;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 地震活动性北西段明显高于南东段, 强震迁移呈明显的跳跃式特征并具有原地复发性质;断裂带历史地震地表破裂特征与玉树地震所报道的地表破裂特征一致;断裂带地震危险性评价具很多不确定因素, 研究程度相对较低。
中亚巴尔喀什成矿带地质特征
中亚巴尔喀什成矿带萨亚克大型矿田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陈宣华, 王志宏, 杨农, 陈正乐, 韩淑琴
2010, 16(2): 189-202.
摘要 (162) HTML (93) PDF (1709KB)(7)
摘要:
综述了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萨亚克大型铜矿田地质特征、矿田构造与成矿模式。萨亚克铜矿田是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成矿带唯一的以矽卡岩型铜矿化为主的大型铜矿床, 产在萨亚克地堑复向斜内。该矿田包括几个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钼网状脉矿床和一系列石英脉型矿脉, 构成了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两个端元形成的成矿系列, 但以矽卡岩型为主。矿床主要位于中石炭世灰岩与晚石炭世花岗岩类的接触带上, 具有独特的矽卡岩型Cu-Au-Mo矿化组合, 成矿时代为海西中晚期, 根据本研究进行的锆石SHR I MP定年结果, 主要与次要成矿期年龄分别为335±2Ma和308±10Ma。金属矿床主要赋存在地堑复向斜内局部发育的鞍状背斜顶部, 部分富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岩浆活动的控制。闪长岩与铜矿化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 铜含量可高达1%以上;其次, 花岗闪长岩与铜矿化的关系也较为密切, 铜含量可达0.2%以上。萨亚克矽卡岩型铜矿田铜保有储量约为57.5万吨。
哈萨克斯坦科翁腊德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韩淑琴, 陈宣华, 杨农, 陈正乐, 施炜, 叶宝莹
2010, 16(2): 203-212.
摘要 (340) HTML (220) PDF (978KB)(21)
摘要:
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科翁腊德斑岩型铜矿床从发现至今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程, 它是发育在陆缘弧环境的典型超大型斑岩型矿床, 具有花岗闪长岩型斑岩铜矿成因模式。矿床围岩蚀变与矿石矿物组合的垂直和水平分带明显, 氧化带和次生硫化物富集带矿石品位高, 易开采。矿床整体属于浅部成矿, 受环状构造控制, 次生石英岩和泥化等蚀变与矿床的关系最为密切。目前该矿床已开发殆尽, 前景堪忧。
巴尔喀什成矿带奎干-玛依布拉克斑岩型铜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与开发前景分析
王志宏, 陈宣华, 杨农, 陈正乐, 韩淑琴
2010, 16(2): 213-222.
摘要 (170) HTML (113) PDF (1177KB)(31)
摘要:
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南侧的奎干-玛依布拉克铜矿区位于巴尔喀什成矿带环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省楚伊犁-北天山成矿亚省的西北部, 发育一系列中小型斑岩型铜矿床。本文概要介绍了奎干-玛依布拉克铜矿区矿床地质、围岩蚀变、成矿作用、矿石矿物组成与主要矿床特征, 并分析了铜矿床开发的前景。该铜矿区含矿岩石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 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Cu-Au-Mo, 具有与巴尔喀什湖北侧科翁腊德、阿克斗卡等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类似的地质特征, 说明了巴尔喀什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的分布跨越了巴尔喀什湖, 在湖南侧也具有较好的斑岩铜矿成矿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