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9年  第5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青藏高原构造变形与热应力场
王连捷, 崔军文, 王薇
1999, 5(3): 1-7.
摘要 (99) PDF (129KB)(9)
摘要:
自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特点表现为强烈的SN向挤压、逆冲、推覆构造,在后期出现伸展拉张构造。这些构造的形成除了与印度板块推挤有关外,尚与地壳深部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有关。该文计算了由于地壳温度升高引起的热应力场及位移场,指出热应力场及位移场的基本特点,分析了他们在青藏高原构造变形中的作用。考虑到印度板块的推挤、重力和热应力场的共同作用,可以较好地解释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特点及动力学机制。
青藏高原地壳的伸缩及其力学性质
崔作舟
1999, 5(3): 8-12.
摘要 (158) PDF (103KB)(7)
摘要:
根据青藏高原地壳厚度,采用平衡剖面法对地壳伸缩量进行了粗略的计算,表明其水平缩短约1400km,垂直方向伸张约30km或25km.如此巨大的地壳伸缩量证明了青藏高原地壳为弹粘性体,绝非所谓的刚性板块。
鄂尔多斯块体新生代构造活动和动力学的讨论
邓起东, 程绍平, 闵伟, 杨桂枝, 任殿卫
1999, 5(3): 13-21.
摘要 (152) PDF (125KB)(26)
摘要:
鄂尔多斯块体除西南边界为挤压边界外,四周被共轭剪切拉张带所围限,东西和南北两侧分别为右旋和左旋剪切拉张带,全新世水平和垂直滑动速率分别达5mm/a和0.3~3mm/a。鄂尔多斯块体自始新世起从西南挤压边界两端开始发育,逐渐向远端发展,至上新世最后形成山西断陷盆地带。新生代以来块体不断缓慢上升,距今1.40Ma以来的隆起总量为160m.形变测量说明块体现代隆升速率为1~2.8mm/a,周缘断陷盆地带现代下降速率为-4~-5mm/a。块体内部莫霍面变化平缓,埋深40km~42km,上地幔高导层埋深123km~131km,它们在周缘断陷盆地带相对隆起,前者隆起幅度1.5km~6km,后者埋深仅70km~100km.6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块体周边活动构造带内,块体内部无6级以上地震发生,4~5级地震也很少。震源机制、地应力和断层滑动矢量测量等得到的主压应力方位为NE-NEE向,与控制块体周边活动构造的区域应力场一致,主要与青藏块体的NE向挤压作用相关,盆地地下深部物质上涌产生的垂直力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区域性水平应力场和深部物质运动产生的垂直力联合作用是本区新构造活动的动力条件。
宁夏南部弧形推覆构造带特征及演化
李天斌
1999, 5(3): 22-27.
摘要 (89) PDF (102KB)(9)
摘要:
宁夏南部弧形构造带主要由四大弧形推覆构造带组成,总体走向NW,凸向NE呈弧形展布,延伸150km~300km.每带又分为多个逆冲岩席和后缘断陷盆地,构成较典型的盆-山格局。它的形成是由于燕山期以来,地幔深部物质的运移或对流,引起上部壳内物质的侧向运动,沿能干性弱的层面滑脱,造成前缘的逆冲推覆和后缘的伸展滑覆、拉伸断陷,地壳随之增厚或减薄,形成盆-山构造体系。
燕山南缘盘山岩体的热历史与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吴珍汉, 崔盛芹, 朱大岗, 冯向阳
1999, 5(3): 28-32.
摘要 (138) PDF (122KB)(7)
摘要:
应用热年代学方法,揭示了燕山南缘盘山岩体的热历史与隆升过程。结果表明,盘山岩体的侵位深度约为10km.岩体侵位以后,经历了快速冷却过程,在226.48Ma~204.95Ma期间,岩体温度由520℃冷却至300℃,平均降温速率为10.22℃/Ma.204.95Ma~118Ma期间为盘山岩体的缓缦隆升时期,平均隆升速率约为0.028mm/a,隆升幅度约2.5km.118Ma~96Ma为盘山岩体较快速隆升时期,隆升速率为0.035mm/a,隆升幅度约0.77km.96Ma~35Ma为盘山岩体与盘山山脉的快速隆升时期,隆升速率约为0.115mm/a,隆升总幅度达7km.35Ma以来,盘山岩体的隆升速率很小,仅约0.014mm/a,隆升幅度约为0.5km.盘山周缘环状构造系统的形成时代略早于226.48Ma,盘山南缘边界正断层的活动时代为中生代末~始新世。
燕山东段~下辽河地区中新生代断裂演化与构造期次
马寅生
1999, 5(3): 33-39.
摘要 (200) PDF (342KB)(8)
摘要:
通过对燕山东段~下辽河盆地中新生代断裂演化分析,认为中新生代该区共经历了中三叠世末、早侏罗世末、晚侏罗世末、白垩纪末和老第三纪末5期挤压作用。每期挤压作用都形成相应的挤压构造形迹,使得早期盆地萎缩或消亡,或对早期盆地进行改造使其反转。此外,该区还曾经历了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和新生代3个明显的伸展作用阶段,形成中晚侏罗世断陷盆地、白垩纪断陷盆地和新生代裂谷盆地。构造演化过程中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交替出现,挤压构造和伸展构造交互发育。
华北地区上新世至第四纪断裂作用型式与左旋扩展
张岳桥, P. Vergely, J. L. Mercier
1999, 5(3): 40-46.
摘要 (165) PDF (139KB)(20)
摘要:
华北地区包含两个新生代引张构造域,即太行山以西的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和以东的华北-渤海平原盆地。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上新世~第四纪的断裂作用表征为以正向倾滑活动为主,同时具有右旋或左旋走滑分量的运动型式,指示了NW-SE向地壳引张作用。华北-渤海盆地内上新世~第四纪的断裂作用发生在NNE至NE走向的断裂带上,具有右旋和正向倾滑的斜向运动特征。EW走向的秦岭断裂系构成了华北引张构造域的南界,显示左旋走滑运动。NNE走向的郯庐断裂带构成了华北引张构造域的东界,表现为右旋走滑,与EW向挤压和SN向引张构造应力作用一致。本文提出的一个构造运动学模式将华北地区上新世~第四纪的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原和昆仑断裂的左旋走滑运动联系在一起,给出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向东扩展的侧向挤出大地构造的新见解。在这个模式里,海原断裂的左旋走滑作用同时被鄂尔多斯地块的反时针旋转运动和沿该地块西南边缘冲断和褶皱作用所调整吸收;昆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运动继续沿秦岭断裂系向东扩展并影响整个华北东部地区,导致了NNE走向的先存断裂的复活。
地壳形成和大陆漂移的一种解释
钱维宏
1999, 5(3): 47-52.
摘要 (198) PDF (63KB)(6)
摘要:
大陆地壳的形成及其演化是地球动力学或大陆动力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用一种动力学的思想论述了原始大陆的形成和原始大陆的分裂与漂移。
论层滑、倾滑和走滑断裂系统
孙岩, 李本亮, 刘海龄, 王心源
1999, 5(3): 53-57.
摘要 (163) PDF (92KB)(15)
摘要:
中、下扬子区广为发育的前缘逆向倾滑,后缘正向倾滑和两侧为走滑断裂所限的薄皮层块构造,系挤压和拉张作用处于同一运动系统中,是由岩石的物质分层、能量分层和构造分层作用及层滑运动所致。地壳表、浅层分布的层块构造与深层的块片构造、地体构造和板块构造的倾滑、走滑机制是一致的,并与断裂力学中的滑开型、撕开型和位错构造中的刃型位错、螺型位错的力学机理和运动本质是相同的。
肖板及其外围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吴淦国, 陈柏林, 黄仁生, 吴建设, 张达
1999, 5(3): 58-64.
摘要 (129) PDF (180KB)(17)
摘要:
肖板及外围地区是闽中"金三角",矿点(床)众多。该区有利的成矿、控矿构造条件、麻源群变质岩以及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是金矿成矿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找矿的主要标志。金矿床以与燕山早期岩浆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为主,矿化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肖板、龙门场、杨梅、徐州、岭头坪、葛坑是有利的找矿远景区,特别是火山拗陷区内的金矿点或小型金矿床集中区,应注意寻找盖层之下基底变质岩系中与肖坂类似的大、中型金矿床。
新疆西滩金矿控矿构造初探
张学仁, 王平安
1999, 5(3): 65-70.
摘要 (106) PDF (118KB)(10)
摘要:
西滩金矿属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通过野外调研,发现该矿床的空间定位、脉体的分布格局、矿体的赋存规律都与秋格明塔什韧性剪切带及其南界苦水大断裂的多次活动和由它派生的多序次构造有关。笔者认为西滩金矿床的控矿构造属帚状构造。根据这一认识布置的几条物探剖面中已发现了几个有意义的异常。因此,本文论述的控矿构造可作为区内金矿预测的依据之一。
我国古代黄河水利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李鄂荣
1999, 5(3): 71-75.
摘要 (139) PDF (51KB)(5)
摘要:
历代治理黄河的工程活动,都着眼于治水,而忽视了治沙,以致黄河逐渐成为地上悬河和黄淮海平原的分水岭。这既改变了我国第一大平原的原生地质环境,又在近800余年来建造了面积达10000km2以上的渤海、黄海三角洲和苏北滨海平原的新的地质环境。此文根据历史事实,建议改变传统的治黄观念,应该重视黄河泥沙这一宝贵财富,有目的、有计划地,而不是任其自然地将黄河泥沙引到适宜的地区填海造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泥沙无穷,黄河搬运日久天长,较之挖山填海,优越无比。
该文认为黄河泥沙造陆的理想地区是苏北的黄海之滨,而不是渤海。渤海面积狭小,又是我国的内海。以黄河泥沙填于渤海指日可待,而渤海变陆,对华北、东北的气候、水文、环境等都十分不利。
地质灾害的监测及监测系统
廖椿庭
1999, 5(3): 76-83.
摘要 (170) PDF (232KB)(11)
摘要:
概要介绍地质灾害的监测与监测系统的总体构思。即: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应具有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功能;将灾害发生前的特征信息通过传感器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数字化传输、数据库存储并提供使用。文中还介绍了位移传感器的实验研究和在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中国大陆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
张春山, 张业成, 胡景江, 高庆昭
1999, 5(3): 84-88,21.
摘要 (115) PDF (94KB)(10)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直接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造成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气候、地形、地质构造和社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种类、强度和破坏程度差异甚大。该文将全国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灾害区,每个灾害区又划分若干亚区。地质灾害活动具有不规则的周期性和累进性特点。多数地质灾害在强弱变化中显示不断增强的趋势。未来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防治地质灾害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内蒙古东部大陆冰川地貌卫星图像解译
李邦良, 李志中, 韩同林
1999, 5(3): 89-95.
摘要 (152) PDF (81KB)(9)
摘要:
在赤峰境内发现大量冰臼和冰臼群后,利用遥感图像对大兴安岭及其两侧的冰蚀、冰碛地貌类型进行解译发现: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原本在巨型冰川漂砾、羊背石或基岩鼓丘上。它们是蒙古大冰盖之一部分在沿东南方向越过大兴安岭时其南端受到黄岗梁、七老图山、大马群山的分流、阻隔、旋转的必然结果。
中国构造地质学的早期发展
刘瑞
1999, 5(3): 96-96.
摘要 (75) PDF (24KB)(9)
摘要:
中国的现代地质学出现在本世纪初,但早期的地质学文献常是不分学科的综合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何时独立出来难以确定。本文以文献标题归类法,查阅构造地质学的早期文献,虽不十分准确,却很直接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