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17卷  第3期

区域地质
东亚地区区域构造演化与构造域划分
商岳男, 康永尚, 岳来群, 魏彦志, 齐雪峰, 马素敏
2011, 17(3): 211-222.
摘要 (287) HTML (87) PDF (1213KB)(28)
摘要:
东亚大陆不是简单地以一个巨型前寒武纪克拉通为主体而形成的单一大陆, 而是由一些小板块和众多微陆块及其间的褶皱带或造山带组合、经长期演化而形成的复合大陆。在前人分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把东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 经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 形成对整个东亚地区构造背景和构造演化的系统认识。研究表明, 东亚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 即前寒武纪稳定陆壳形成阶段、古生代陆洋分化对立阶段和中新生代盆山对峙发展阶段, 尤其以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对东亚大陆具有重要意义。以燕山期以来东亚地区所受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其在不同地区作用的差异为主要参考指标, 可将东亚地区划分为7个构造域:西部挤压构造域、西部相对稳定构造域、青藏—羌塘构造域、中部克拉通构造域、俯冲边缘构造域、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域和兴安—蒙古构造域, 构造域的划分对于研究区内沉积盆地的成盆演化历史、进行盆地类型划分和盆地油气资源潜力类比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罗布泊盆地新构造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施炜, 田蜜, 马寅生, 龚明权, 杜建军, 刘源
2011, 17(3): 223-231.
摘要 (122) HTML (59) PDF (1216KB)(8)
摘要:
综合罗布泊盆地新构造研究相关成果, 运用数值模拟实验方法, 采用两种模型, 对罗布泊盆地新构造活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直观展示盆地的应力状态与位移特征, 再现罗布泊盆地新构造变形序列, 查明运动学特征。数值模拟结果一方面展示出晚新生代以来罗布泊盆地先后主要经历了渐新世末期—早更新世晚期近南北向构造挤压作用控制下的盆地近东西向伸展断陷与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北东—南西向构造挤压作用导致的盆地剪切变形两大阶段; 另一方面实验结果也显示, 在两种边界条件的控制下, 研究区地质单元的应力状态主要受地层岩性和断裂共同控制, 盆地内部呈现低应力状态, 在与最大主压应力相垂直的方向上产生伸展变形。盆地南边的两条主干断裂内部具有较高的剪应力, 而罗布泊盆地及其以东地区剪应力最小。位移大小明显受断裂控制, 从南西向北东位移逐渐减小, 指示孔隙流体从南西向北东运移。
新疆东天山地区星星峡群的解体及地质意义
徐胜利, 王洁
2011, 17(3): 232-242.
摘要 (200) HTML (209) PDF (1084KB)(8)
摘要:
新疆东天山地区星星峡一带的原星星峡群为一套岩性复杂、变质程度差异很大的变质岩系, 在该区进行的1:50000区调工作中, 通过详细的地表调查和地层剖面测量, 并参考了相关变质侵入体的同位素年龄后认为, 根据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同位素年龄等地质标志, 可将其初步解体为大致形成于晚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天湖岩群(Ar3—Pt1T.)和长城纪星星峡岩群(ChX.)两套时代不同的岩群。该岩群的解体和区域对比表明, 中天山星星峡一带和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一带的前南华系基底应该是一致的, 属于统一的塔里木北缘隆起带。
平衡剖面技术恢复云南兰坪—金顶地区白垩纪地层缩短历史及其意义
刘礼洁, 郭福生, 姜勇彪, 朱志军
2011, 17(3): 243-248,261.
摘要 (168) HTML (105) PDF (1318KB)(6)
摘要:
兰坪盆地为中新生代陆内盆地, 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拼合带, 其中兰坪金顶地区白垩系发育, 很好地记录了该区的区域构造运动特征。通过野外实测和室内资料整理, 在兰坪金顶地区选择一条北西—南东向地质剖面, 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研究区白垩系因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而引起的北西—南东向地层缩短量, 揭示盆地的性质及变形历史, 检验其地质构造解释的正确合理性, 并进行数字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白垩系景星组下段至南新组沉积期间地层总缩短量为2.938 km, 在南新组构造活动最为强烈。
构造应力场
差应变法地应力测量——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1钻孔为例
彭华, 马秀敏, 姜景捷
2011, 17(3): 249-261.
摘要 (146) HTML (79) PDF (1111KB)(12)
摘要:
岩心差应变分析法是汶川地震断层科学钻探(WFSD)项目地应力测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该技术通过高压容器对取之于钻孔不同深度的实验样品施加围压, 观察先前由于失去地层应力而膨胀产生的裂纹重新闭合, 并通过裂纹闭合过程差应变曲线分析, 确定主应力大小和方向。WFSD-1孔12个岩心样品的DSA测试结果表明:断层上下盘的应力状态有明显差异, 区域地应力不仅随深度增加, 还与地质结构和岩石的物理性质等因素有关。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二叠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解析
李乐, 侯贵廷, 潘文庆, 琚岩, 张庆莲, 舒武林, 肖芳锋, 鞠玮
2011, 17(3): 262-273.
摘要 (161) HTML (77) PDF (1155KB)(8)
摘要:
通过构造地质演化分析, 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巴楚地区二叠纪以来具有较强构造变形的构造应力场分为3期:晚古生代二叠纪末、中生代三叠纪—古近纪和新生代新近纪以来。通过对巴楚地区岩墙、节理、擦痕、褶皱与断层等应力感构造的测量分析, 对各时代地层中应力感构造的发育特征进行对比与分期总结, 同时对节理等进行分期配套, 发现巴楚地区二叠纪末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向, 与中天山岛弧和塔里木板块的斜向碰撞有关; 三叠纪—古近纪为北北东向, 可能与侏罗纪塔里木盆地的顺时针旋转受到抑制有关; 新近纪以来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 巴楚地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南北向。利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巴楚地区新近纪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矿床地球化学
内蒙古赤峰北部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郝彬, 杨欣德, 张明洋, 谢乘飞
2011, 17(3): 274-285.
摘要 (174) HTML (74) PDF (978KB)(3)
摘要:
内蒙古赤峰北部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内蒙古隆起上, 熔岩主要有流纹岩、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中性火山岩SiO2含量50.74%~58.82%, Al2O3含量15.32%~17.17%, Mg#值0.45~0.52, 全碱(K2O+Na2O)含量4.89~7.05, 属于钠质, 钙碱性系列; 流纹岩SiO2含量74.68%~74.86%, Al2O3含量12.09%~13.13%, Mg#值0.13~0.39, 全碱(K2O+Na2O)含量7.83%~7.99%, 属于钙碱性—钾玄岩系列。中性火山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 (La/Yb)N值为9.6~16.09, Eu异常不明显, Eu*/Eu值为0.94~1.12, 富集Pb等LILE, 亏损Ni、Ta等HFSE; 流纹岩与中性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La/Yb)N值为7.86~10.05, Eu负异常明显。结合前人研究资料, 初步认为研究区中性火山岩形成于板内伸展减薄环境下; 安山质岩浆可能是在岩石圈伸展导致软流圈上涌和地温梯度增高背景下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
内蒙古赤峰北部晚侏罗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刘昊, 杨欣德, 郝彬, 刘贵权, 李勇锋
2011, 17(3): 286-294.
摘要 (121) HTML (91) PDF (958KB)(3)
摘要:
通过内蒙古赤峰北部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数据与国内外各类型花岗岩资料的对比和判别, 认为内蒙古赤峰北部地区花岗岩以Ⅰ型为主, 少数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具有高钾和富碱的特点, 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而高场强元素(HFSE)Nb、Ti等则相对亏损, 其中Sr和P出现强烈亏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 重稀土未见明显分馏。Eu有明显的负异常(δ Eu值在0.30~0.88之间), 稀土模式呈现为明显的Eu异常右倾谱系。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 初步认为在造山后的伸展减薄环境中, 压力的降低和软流圈的上涌对地壳的部分熔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而为研究区花岗岩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内蒙古赤峰北部下二叠统于家北沟组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
郭伟, 杨欣德, 张娟, 郝彬
2011, 17(3): 295-302.
摘要 (136) HTML (54) PDF (855KB)(5)
摘要:
内蒙古赤峰北部下二叠统于家北沟组碎屑沉积岩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内蒙古隆起。碎屑沉积岩主要以杂砂岩为主, 源区岩石没有经过充分的搬运、分选, 成熟度比较低。常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 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 轻稀土元素富集, 重稀土元素含量稳定, δEu的值在0.72~0.99之间, 表现出一定的负Eu异常, 与NASC或PAAS配分模式相似, 说明物源来自于上地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认为其母岩原岩可能以沉积岩和花岗岩为主, 或有少量的玄武岩; 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或者大陆岛弧, 说明研究区在早二叠世或更早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克拉通缝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