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0年  第6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利用井温分布估算莺-琼盆地地下流体运移速度
张键, 葛社民, 许鹤华, 熊亮萍, 杨计海, 张启明
2000, 6(2): 1-5.
摘要 (202) PDF (205KB)(8)
摘要:
莺-琼盆地是典型的高温高压盆地,现今平均地表热流78.7mW/m2,产生地表高热流的主要原因是深部热流体活动。根据盆地地温场分布特征与地下流体活动规律的关系,利用井温资料,我们计算了典型钻孔LD30-1-1A井地下流体的流速分布。结果表明,LD-30-1-1A井地下流体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流体运动微弱,垂向流速仅为8.33×10-12 cm/s;中段流体向下垂向流速为4.37×10-8 cm/s;下段流体向上垂向流速为2.65×10-8 cm/s.
油井开采过程中油层变形的流固耦合分析
董平川, 郎兆新, 徐小荷
2000, 6(2): 6-10.
摘要 (200) PDF (193KB)(6)
摘要: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随着油气的不断采出,必然造成孔隙流体压力的逐渐降低,由此导致储层岩石骨架的有效应力增大,使得油层产生变形或压实。当油层产生变形或压实时,对油气生产将造成不利影响。比如:使得油藏的渗透率降低,继而使油井的产能降低,同时,油层的变形直接影响着油井和套管的变形与破坏等等。油气开采过程中油层的变形可以描述为三维变形场与三维流体流动场的耦合问题,利用可变形多孔介质中流体渗流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几个很有价值的结论,可以用来解释一些现场生产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陆相复杂含油气系统的特征
瞿辉, 赵文智, 张明利
2000, 6(2): 11-16.
摘要 (132) PDF (207KB)(19)
摘要:
含油气系统研究是当今石油地质界最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在油气勘探中日愈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陆相多旋回复合叠加型盆地背景下的含油气系统多表现为复杂的多源多灶多期生烃和成藏。这种复杂的含油气系统有3个较突出的特点:①多源多灶导致系统叠置和交叉;②多阶段多期生烃、成藏和变动导致多源混生;③多个关键时刻。在复杂含油气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常有多期大规模的油气运移过程,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重视过程的恢复。文章最后以准噶尔盆地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为例具体阐述了复杂含油气系统的特征。
高邮凹陷北斜坡辉绿岩与油气成藏
李亚辉
2000, 6(2): 17-22.
摘要 (236) PDF (216KB)(10)
摘要: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北斜坡辉绿岩普遍发育,辉绿岩侵入到含油气盆地可以改变油气的成藏环境。该文探讨了辉绿岩的侵入与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关系,指出辉绿岩的侵入有利于烃源岩的成熟,有利于油气的运移,有利于圈闭的形成。文中还探讨了高邮凹陷北斜坡复杂断块油藏的形成机制。
新生代构造运动与泰山形成
张明利, 金之钧, 吕朋菊, 刘国林
2000, 6(2): 23-29.
摘要 (250) PDF (292KB)(11)
摘要:
通过对泰山新生代构造运动各种表现特征的分析,概括了泰山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并指出泰山新生代构造运动是在中生代泰山断块凸起的基础上,泰山山前断裂北盘于新生代发生掀斜隆起的上升运动。泰山作为一个年轻的断块山,其年龄仅30Ma左右。
汾渭地堑系盆地发育进程的差异及其控震作用
张世民
2000, 6(2): 30-37.
摘要 (213) PDF (289KB)(25)
摘要:
基于盆地断陷规模、断陷幅度、构造样式的差异,将汾渭地堑系诸盆地划分为初始型、成长型、成熟型及连接型四类;认为盆地从初始型、成长型至成熟型,其构造闭琐度有减弱的趋势;剖析了各级强震震源区的构造特征,依据震源体理论,认为盆地类型与震级上限有对应关系。
福建中甲锡矿及其外围岩石磁组构特征
陈柏林, 张达, 吴淦国, 陈金水, 方黎明, 彭润民
2000, 6(2): 38-44.
摘要 (181) PDF (263KB)(6)
摘要:
磁组构分析是利用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应力作用方式和方向的方法。研究表明,中甲地区岩石各向异性度P值比较小,反映本区总体变形较弱,但变质石英砂岩相对变形较强。变质石英砂岩磁面理发育,磁线理较弱,显示压扁变形,变形主压应力方向是NW-SE向。火山(碎屑)岩具有明显的磁线理,反映流纹构造特征;最大磁化率轴方向显示本区火山岩流线构造为NW-SE向。矿化蚀变岩和矿石的磁各向异性度P值明显低于变质石英砂岩,表明在矿化蚀变过程中的热液活动改造了变质石英砂岩的组构特征,使原有组构减弱或均一化,但改造得不彻底,仍保留相当多的压扁变形组构特征。因此,在这种变形弱、应变标志体不明显的地区,利用磁组构方法进行构造变形分析和研究是可行的。由磁各向异性度推算岩石应变量的大小,分析矿化蚀变的热液活动对先期磁组构的均一化作用,从磁组构特征分析火山岩的流线构造及其方向并推断未知古火山口等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声发射法古应力测量问题讨论
丁原辰
2000, 6(2): 45-52.
摘要 (154) PDF (259KB)(9)
摘要:
本文针对声发射法古应力测量的地质应用,归纳为14个问题,给出回答和讨论。重点阐述声发射法古应力测量在地质应用方面的创新性、可行性、局限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地应力测量的误差处理及精度评定
杨小聪, 王连捷
2000, 6(2): 53-63.
摘要 (258) PDF (344KB)(15)
摘要:
本文从地应力测量数据误差处理的角度阐述了地应力计算的最小二乘法,对地应力测量精度评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协方差传播律进行误差计算,使精度评定的结果更加准确。利用应力的坐标变换关系,推导出主应力与应力分量之间的微分关系,使主应力的精度计算更加简便。提出了主应力的偏角误差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使主应力方向的精度评定更加真实客观。
青藏高原东北缘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王学潮, 郭启良, 张辉, 刘振红
2000, 6(2): 64-70.
摘要 (261) PDF (277KB)(16)
摘要: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首次采用水压致裂法进行了地应力测量,结果显示:在测量深度域内,青藏高原东北缘三个主应力之间的关系表现为σHmax > σHmin > σV,水平主应力占主导地位,现今地壳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测量结果与地质事实较吻合。
大茅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围岩体稳定性研究
吴满路, 廖椿庭
2000, 6(2): 71-76.
摘要 (219) PDF (184KB)(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大茅隧道岩石三轴实验和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了隧道围岩体应力作用特征。作用于该区的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量值不大,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W.这与该区主要断裂为压扭性的力学性质及震源机制解的结果是一致的。最后结合该区工程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安全措施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鄂西马滑沟金矿床的矿体赋存特征及找矿预测
韦昌山, 熊成云, 金光富, 李文羡, 向文金
2000, 6(2): 77-81.
摘要 (176) PDF (209KB)(8)
摘要:
鄂西马滑沟金矿为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矿体剖面具有矿化分带性、似等距性、透镜体自相似性等特点。据此对以Au-9异常区为代表的第三矿化中段(C中段)进行了找矿预测,这对马滑沟金矿及相关类型金矿床取得找矿突破有其现实意义。
川滇交界地区地壳结构及现代地壳活动模式
李国和, 王思敬, 尚彦军, 张强
2000, 6(2): 82-91.
摘要 (147) PDF (347KB)(12)
摘要:
根据地球物理异常及大地测深资料探讨川滇交界地区的地壳深部构造背景及地壳结构特征,并综合多方面的研究资料,以两大板块碰撞、青藏高原窿升为构造背景,以川滇菱形断块运动为基本模式,全面系统地揭示川滇交界地区的现代地壳活动性。从地壳运动图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断块差异性活动是现代地壳活动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