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5年  第1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地质力学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查中的重大进展
康玉柱, 康志江
1995, 1(2): 1-10.
摘要 (187) PDF (659KB)(28)
摘要:
笔者在塔里木盆地进行石油地质研究和勘查工作中,运用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塔里木盆地的成生发展及构造体系的划分,通过确定含油气区-选择油气富集带-寻找油气田-评价油气田的全过程的实践,在塔里木盆地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的重大突破;并提出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主要断裂带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
沈淑敏, 冯向阳, 刘文英
1995, 1(2): 11-20.
摘要 (199) PDF (706KB)(32)
摘要: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的断裂构造对油气的形成、运移、储集和保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控制作用。大型多期活动断裂控制了大型隆起和拗陷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是各时期油源纵向运移的良好通道;小型或次级断裂以及由断裂产生的节理、裂隙等,可改善储层的性能,是该区各种储油构造形成的主要构造条件。
笔者认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最主要的条件是构造应力驱动。为了将断裂构造活动的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的物质场结合起来,建立了构造应力驱动与岩内流体运动的理论方程,这个方程反映了构造应力、流体内压和运移势之间的微分关系。
笔者对该区已知油田不同类型断裂机制的储油构造型式、油气富集条件及部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进而对主要构造区块选择典型剖面模拟计算运移势状态,并与已知油田进行类比,找出油气运移和储集的有利地区,为塔北地区油田勘探提出了预测意见。
油田断裂封闭性研究
孙宝珊, 周新桂, 邵兆刚
1995, 1(2): 21-27.
摘要 (186) PDF (473KB)(26)
摘要:
文中着重阐述了断裂封闭性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以断裂的力学性质和断裂两侧岩性对置情况为重点,同时结合断裂几何学特征、断裂活动强度、断裂形成时期与油气成藏期匹配关系以及断裂与构造应力场关系分析方法。半定量-定量研究新引入排驱压力分析、油藏描述技术-断层封堵量计算和断层泥涂抹计算以及断层封闭性模糊综合评判等新技术,将断裂评判为不封闭、封闭较好和封闭最好三种类型。不封闭的断裂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封闭较好和封闭最好的断裂遮挡油气,聚集成藏。
构造应力场控矿原理及控矿规律的实验研究
王成金, 王义强
1995, 1(2): 28-34.
摘要 (218) PDF (442KB)(38)
摘要:
本文从成矿构造应力场入手,研究了成矿构造应力场控矿的应变能原理及矿液运移原理,认为主应力和(σ12)与主应力差(σ12)决定了应变能的大小和矿液运移势的高低,它们都体现了能量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矿床中经常出现的4种典型构造在不同边界条件下进行了全息光弹模拟实验,发现应变能的分布、成矿流体的运动和集中与构造应力场密切相关,应变能的高梯度区和成矿流体运移势的低值区是成矿的有利构造部位。文中还介绍了一些控矿实例。
高粘度非牛顿模型材料流变性能的实验测定
曾佐勋, 刘立林, 黄定华, 夏庆霖, 黄绪桥
1995, 1(2): 35-39.
摘要 (181) PDF (302KB)(2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粘度非牛顿模型材料流变性能的实验测定原理和方法。此法不仅可以得到材料的表观剪应变速率和非牛顿剪应变速率,还可以得到流变指数、应力指数和表观粘度。采用夹心式流变仪对M503模型材料进行了试验测定。M503是一种聚合物模型材料,由橡胶腻子XM-50(一种黑色密封材料)与滑石粉按重量1:1混炼而成。实验结果表明:M503是一种假塑性材料,当非牛顿剪应变速率控制在7.52-105.56×10-5s-1范围时,其应力指数n变化范围为1.15-3.33,表观粘度变化范围为4.69-0.99×107Pa·s。
“汾渭地堑”之厘定及其意义
宁崇质
1995, 1(2): 40-49.
摘要 (315) PDF (678KB)(33)
摘要:
现有各种资料都说明,"汾渭地堑"实际上包含着分别从始新世和上新世开始发生的3个相互斜列,向西南收敛,向东北撒开的独立地堑。3个地堑分别是由3个背斜轴部的纵向张断裂发育而成的,3个背斜是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弧顶东侧的组分。据此,对该区地震、现今地裂缝、地热异常、地下水量和水质,以及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分布等,都给予了合理的地质解释。
江西虎家尖银金矿区构造特征与矿化研究
董法先
1995, 1(2): 50-58.
摘要 (248) PDF (833KB)(25)
摘要:
虎家尖银金矿区位于华夏系婺源-万年断褶带的南段,以NE向压扭性断裂带为主要构造型式。NE向压扭性断裂的成生演化,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为左行压扭活动阶段,主要表现为塑-脆性形变;中期阶段以张扭性的脆性形变为主;晚期则显示出右行压扭的塑-脆性形变特征。笔者认为,矿区构造活动早期受华夏系应力场的控制,晚期受新华夏系应力场的制约,并认为矿区NE向断裂是新华夏系泰山式构造与华夏系构造复合的产物。
NE向断裂带也是矿区最重要的成矿控矿构造,其中虎家尖-峡岭(水库)断裂带北亚带控制矿区主要的银、金矿化带,南亚带则以银金和钨锑矿化为主;而库田-唐家边断裂带主要控制钨矿化.此外,矿体的分布、形态、规模、富集程度、矿化形式及矿化类型,均与NE向压扭性断裂的形变阶段有关,显示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同步性。
矿田构造研究方法的技术结构
王建平
1995, 1(2): 59-65.
摘要 (177) PDF (531KB)(40)
摘要:
笔者在多年从事矿田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对矿田构造学的工作方法进行结构分析,按主要属性分别归纳为观察与探测技术、测试与分析技术、模拟与实验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这个排列恰好与工作程序大体吻合,并对各类方法的技术项作了简要评述,论及应用的条件、学科交叉关系,以及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并介绍了某些适用的新技术。
极移与构造运动
李普
1995, 1(2): 66-70.
摘要 (233) PDF (386KB)(28)
摘要:
真极移现象已由古地磁学家观测到,数量级约为1°/Ma,它还得到流变学的证明。一个大陆的视极移减去真极移等于该大陆在地幔上的运动。笔者用真极移模型研究了华北中生代地壳运动,其结果与地质证据相容。此外还求出200Ma以来华北陆块的纬度变化和方位角变化,得出华北陆块受地幔的作用使纬度变化比其方位角变化稍大,证明华北大地构造有其方向性特征。
古地磁方法在安徽五河荣渡金矿隐伏区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陈柏林, 董法先
1995, 1(2): 71-78.
摘要 (159) PDF (532KB)(18)
摘要:
本文概述了作者在安徽五河荣渡金矿隐伏区构造中运用古地磁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进行构造解析的方法和步骤,对其结果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一方法有简易、费用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弱片理化石英砂岩构造微区特征
徐兴旺, 马天林, 孙立倩
1995, 1(2): 79-84.
摘要 (375) PDF (352KB)(29)
摘要:
采自韧性剪切带外侧的弱片理化石英砂岩不同构造微区特征,显示岩石的片理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岩石中砂粒的含量和砂粒的粒度。片理化过程砂粒有旋转和拉伸变形,粒度较小的颗粒优先旋转并有较大的拉伸应变量,颗粒粒度敏感变形机制是该岩石的主要变形机制。
江苏孟中榴辉岩中单斜辉石向石榴石相转变的初步研究
陈宣华, 王小凤, 陈正乐, 舒桂明, 李小凤
1995, 1(2): 85-89.
摘要 (190) PDF (345KB)(22)
摘要:
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的成因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榴辉岩的进变质作用——榴辉岩相向石榴石岩相转变的初步研究,为苏鲁榴辉岩带的地幔转换带(高压可达10GPa)成因提供了最初的证据。
京、津、唐地区中元古代沉积型海泡石粘土矿床
郑达兴, 邓寄温, 邱元正, 张瑞丰, 徐刚, 王文斌, 陈保利
1995, 1(2): 90-96.
摘要 (198) PDF (438KB)(21)
摘要:
京、津、唐地区沉积型海泡石粘土矿分布广泛。含矿岩系为蓟县系雾迷山组富镁碳酸盐岩,区域构造简单,岩浆活动微弱。研究成果表明:本区海泡石粘土矿矿点多,储量丰富,矿层厚度大,埋藏浅,易开采。矿石矿物组合简单,化学成分富镁钙低硅,物理-化学性能优良。经选矿试验海泡石粘土矿可选性良好,回收率高,成本低廉,开发前景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