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预出版

《地质力学学报》预出版版权说明

预出版,是指在网络出版或纸质版印刷出版之前,文章的电子版本在网上提前公开,是正式出版的预备版本。预出版的文章是通过严格的“三审制”审查后,本刊确定录用的文章,其内容的著作权等受《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预出版的文章将在之后的印刷版上刊发,印刷版的文章可能与预出版的文章略有不同,预出版文章经录用后便以电子版本形式在网站发出,没有经过排版和编校,会存在部分文字及编排格式与正式出版有出入,但文章主体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学者研究或引述预出版文章,应当以印刷纸质版内容为准;但如果牵涉首创权等时间问题,则应当以适当方式注明文章的预出版日期。

显示方式:
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孕灾环境分析
陆诗铭, 吴中海, 黄婷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69
摘要 (29) PDF (2948KB)(13)
摘要:
2023 年12月18 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 级地震,此次地震诱发了崩塌、滑坡、砂涌等一系列地质灾害,是近年来我国6级以上地震损失最严重的一次。综合分析区域孕灾环境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发现,拉脊山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活断层作用显著、第四纪松散堆积物覆盖广厚度大等因素,使得该地区在地震作用下极易产生蠕滑-拉裂破坏并诱发滑坡地质灾害。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了断层、地层岩性、植被覆盖、坡度及降水五个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地震动是区域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其权重可达56%,其次是地层岩性,约占23%,而降水的影响最小,约占4%。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区主要集中在震中周围的拉脊山前缘一带,呈条状分布,与VIII度地震烈度区域大体一致。地质灾害点受软弱地质环境影响为主,集中在拉脊山断裂带下盘,尤其是积石山县、大家河镇、白藏镇等地,灾害分布密集且受地震影响显著,需重点监测及预防,同时对第四系黄土层防护工程也应予以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在余震分布密集区,未发现显著的地质灾害点,推测是因为主震释放了较大应力,诱发了主要地质灾害。在多次余震之后,岩体应力状态逐渐趋于平衡,地质构造在震后重组并趋向稳定,从而降低了进一步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
活动断层的避让距离与影响范围——以理塘断裂为例
杨镇, 钟宁, 张献兵, 于皓, 郭长宝, 李海兵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85
摘要 (24) PDF (2612KB)(3)
摘要:
活动断层除引发强震外,还引起工程错断,蠕滑变形和诱发地质灾害,严重威胁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安全运营。本文在同震地表破裂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性质断层的避让距离,以及活动断裂带极强、强、中强和中等影响区范围。基于遥感解译、地质调查、断层剖面和浅层地震勘探等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理塘断裂的避让距离与影响范围,结果显示理塘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运动性质以走滑运动为主兼有正断分量,其上盘避让距离为30m,下盘避让为15m。理塘断裂带的极强、中强、强和中等活动影响区分别为0-150m,200-500m,500-1000m和1000-3000m。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国土空间管控提供基础资料。
阿尔金断裂东西两端构造转换与扩展过程:从三联点谈起
衣可心, JolivetMarc, 郭召杰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68
摘要 (18) PDF (1936KB)(5)
摘要:
阿尔金断裂作为青藏高原北缘的关键构造边界,其演化历史和构造转换机制对理解青藏高原的生长极为重要。阿尔金断裂不同分段的构造环境与演化历程不同,其与祁连山造山带与东昆仑断裂的构造转换研究仍有不足之处。三联点分析是板块构造学中的重要分析方法,其速度三角形反映了断层属性,稳定性则从运动学角度揭示了断层演化方向和历程。综合地质、地貌与地震资料,系统分析了阿尔金断裂中段与东西段代表性的肃北与吐拉三联点的构造特征与活动历史,并借助三联点稳定性准则,构建了这两个三联点的演化模型。结果表明,野马河-大雪山断裂与祁曼塔格-东昆仑断裂启动,不稳定三联点形成并向稳定三联点转化,促使阿尔金断裂“截弯取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段破裂-双向扩展模型。这一结果为理解青藏高原北缘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弧形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数值模拟分析——以红河断裂中南段为例
王晨旭, 李西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42
摘要 (89) PDF (6533KB)(33)
摘要:
以红河断裂带中南段为主体的滇东南弧形构造带作为川滇地块西南边界和南南东滑移的前端,现今的运动性质是以挤压为主的逆-走滑运动还是以拉张为主的正-走滑运动仍存在争议,这与青藏高原东南缘周围复杂的应力-应变模式有着强关联。为进一步研究滇东南弧形构造带的运动学特征及成因,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及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红河断裂中南段沿线大量地质剖面显正-走滑运动性质,揭示了该区域现今主要受拉张-剪切应力作用的控制;2)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的构造变形及地貌演化主要受控于物质的东南向移动和苏门答腊-爪哇俯冲带下发生的弧后拉张及板块回撤两个不同的力源共同作用,下地壳流的存在则对该区域的构造变形尺度有所影响,而在滇东南弧形构造带中,弧后拉张及板块回撤起着更为显著的控制作用;3)滇东南弧形构造带早期初始弯曲形态的形成主要归因于物质东南向移动的影响及小江断裂左旋走滑的牵引,并在先存构造几何形态的限制和弧后拉张及板块回撤的控制下产生持续形变。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滇东南弧形构造带现今的活动特征及成因,并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定量化分析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海南铺前湾发现北宋年间古海啸记录
王超群, 孙东霞, 杨肖肖, 张耀玲, 贾丽云, 张磊, 韩建恩, 胡道功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121
摘要 (29) PDF (641KB)(5)
摘要:
北宋年间南海超级海啸袭击了南海海岛及广东和越南沿岸,而对离海啸源较远的海南岛是遭受海啸破坏目前还不明确。本文对海啸可能波及的海南铺前湾5个钻孔岩芯进行研究,在5个钻孔岩芯中均鉴别出海啸层,其中3个钻孔海啸层中最年轻的贝壳14C日历校正年代在公元981~1139年之间,平均14C日历校正年代为1073年,证实事件层形成于北宋年间。结合南海海岛及沿岸同期海啸地质记录与历史文献记载,认为马尼拉俯冲带超强地震触发的地震海啸可以传播到海南岛沿岸,这对于评估海南岛海啸风险和自贸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沉积微相在致密砂岩可压裂性分析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为例
王冠民, 祝新怡, 刘海, 陈帅, 石晓明, 胡津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123
摘要 (23) PDF (2315KB)(7)
摘要:
沉积特征差异是控制储层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用沉积微相来分析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是油气田开发和储层甜点预测的重要手段,也可以尝试用于评价致密砂岩储层的可压裂性。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段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在通过岩芯、测井等资料识别不同微相类型基础上,利用全岩X射线衍射(XRD)分析、铸体薄片观察得到致密砂岩样品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参数,并结合岩石力学实验采用脆性指数和三轴抗压强度的比值来表征岩石的可压裂性。将致密砂岩沉积微相、成分结构和可压裂性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到以下认识:延长组长7段致密砂岩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2种沉积微相,不同沉积微相之间的矿物成分、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与席状砂相比,分流河道的平均粒径更大,分选更好,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含量更低,杂基含量更少。可压裂性指数与砂岩的石英含量、碳酸盐矿物含量、粒度分布标准偏差具有正相关性,与长石含量、平均粒径具有负相关性。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碳酸盐矿物含量、粒度分布标准偏差、粒径是影响长7段致密砂岩可压裂性的最主要因素,整体上席状砂的可压裂性指数要高于分流河道,更易于压裂。由于砂岩颗粒的粒度分布标准偏差、粒径受沉积微相控制,碳酸盐矿物含量受砂岩厚度直接控制,间接受沉积微相控制,故在实际工程中可以依据沉积微相差异来判断致密砂岩可压裂性变化,简化可压裂性的评价流程。
InSAR约束下的门源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分析与风险评估
程燕, 蒋亚楠, 侯中健, 曾锐, 罗袆沅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97
摘要 (29) PDF (2649KB)(8)
摘要:
位于祁连山北缘的冷龙岭地区,活动断裂构造错综复杂且联系紧密。近30多年来,该区域先后经历了三次中强震,显现出活跃的地震活动。利用InSAR技术测量2016年和2022年门源地震引发的地表形变,并获得两次地震的精细滑动分布。旨在探究门源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同时基于静态库仑应力变化评估了2022年门源Mw6.6地震对该区域及周边断层的应力扰动。研究发现 2016年同震形变场表现为单一的椭圆隆升中心,运动属性以逆冲为主。相比之下,2022年形变场空间分布较为复杂,呈Y型分布,破裂走向自西向东有轻微变化,以水平形变为主。两次地震的滑动模式和深浅构造样式也存在明显差异:2016年地震活动性弱,断层面倾角低,具有深部滑动特点。而2022年地震是典型的浅源地震,其破裂面陡峭,最大位错量达3.82m。结合1986年门源地震震源机制分析,冷龙岭断裂在北东向扩展以及挤压缩短的活动趋势中,不断适应新的构造和应力调整,由此推断门源地震序列受冷龙岭断裂活动支配。2022年门源Mw6.6地震位错影响范围较大,地震危险性需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尤其是静态库仑应力变化超过了危险性阈值的部分。
2021年阿克塞Ms5.5级地震区形变特征及发震机制研究
邹小波, 李兴坚, 邵延秀, 袁道阳, 邱江涛, 尹欣欣, 寇俊阳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25
摘要 (40) PDF (2664KB)(18)
摘要:
2021年8月26日甘肃阿克塞党河南山地区发生了MS 5.5地震,震中位于阿尔金走滑断裂与祁连山西段挤压逆冲断裂的构造转换区。明确此次地震的形变特征及发震机制,有助于认识边界走滑断裂与逆冲断裂系之间应变分配和构造转换的大陆动力学问题,同时对祁连山西段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远近场地震波形联合反演(the generalized Cut-and-Paste joint, gCAPjoint)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通过对地震序列走时信息以及地震前后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此次地震序列的精确空间位置和同震形变场;并结合震中附近活动构造和构造地貌实地调查,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党河南山南缘断裂,断裂活动性质为逆冲型。该断裂走向为315°、倾角为41°、滑动角为81°,震源矩心深度为6.9km。随着青藏高原向北东向的挤压扩展,柴达木地块北部地震活动显著增强,未来阿尔金断裂东段和祁连山西段的地震危险性应重点关注。
准南逆冲褶皱带霍玛吐逆冲岩席发育力学机制与模拟实验
杨庚, 陈竹新, 鲁雪松, 张欲清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74
摘要 (14) PDF (4030KB)(4)
摘要:
天山北缘准南地区逆冲褶皱带为新生代以来一直活动的逆冲构造带。地面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和钻井资料证实霍玛吐背斜核部和南翼发育有逆冲断层,断层向南延伸到第一排背斜之下,并组成广泛分布的霍玛吐逆冲席体,席体内部基本上无构造变形。霍玛吐背斜及其后翼向斜区的钻井资料明显展示出,霍玛吐逆冲岩席前缘逆冲断层及滑脱断层均发育在流体压力系数较高的异常超压层中,说明该逆冲岩席属于强干变形席体∕弱滑脱断层组合。对玛纳斯背斜上钻井实测地层压力资料分析,表明超压层内的逆冲断层能分割断层上下盘中的流体压力系数。根据霍玛吐逆冲岩席变形几何学特征,建立了后缘挤压下逆冲席体变形的简单力学模型,给出了逆冲席体几何参数与后缘挤压应力与垂向方向的重力值比值及与断层摩擦系数数学关系式,分别给出了无流体超压的逆冲席体和含有流体超压的滑脱层逆冲席体的数学关系式。对准南逆冲带中的霍玛吐逆冲席体发育特征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也证实该类型的刚性逆冲席体变形规律符合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认识,也佐证了建立的简单力学模型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对逆冲席体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新认识。
直立走滑断层凹凸体附近闭锁程度和应力积累的时空演化:来自三维粘弹性数值模拟的视角
李烨波, 黄禄渊, 姚瑞, 田意伟, 杨树新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34
摘要 (30) PDF (1725KB)(16)
摘要:
了解断层凹凸体附近的运动学状态和应力积累对于评估其地震危险性至关重要。然而,地球介质的流变作用如何调节凹凸体附近滑动亏损和剪应力积累速率的时空演化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构建了包含直立走滑断层的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接触算法考虑凹凸体的闭锁作用,讨论单一凹凸体附近闭锁程度和剪应力积累速率的时空变化。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由于介质的连续性,凹凸体邻近区域虽然不闭锁,但其滑动速率仍低于块体运动速度,从而导致闭锁程度的空间样式表现为由凹凸体向外逐渐衰减;(2)粘弹性效应调节凹凸体附近的变形,导致凹凸体附近闭锁程度等值线空间范围随时间增大;(3)断层闭锁程度可以近似作为衡量剪应力积累速率的指标,当不考虑粘弹性效应可以近似取0.5作为强闭锁的阈值,低于该值剪应力积累不明显。本研究建立断层闭锁程度和剪应力积累速率之间的桥梁,为潜在震源区识别提供有益思路。
松嫩平原东北部绥化地区WKZK01号孔岩芯特征及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
陈阳阳, 杨柯, 于俊博, 张起鹏, 杨志伟, 刘学, 刘佳城, 王晨晨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49
摘要 (55) PDF (1095KB)(19)
摘要:
第四纪地层年代学格架的建立对区域地层对比及古地理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松嫩平原东北部第四纪钻孔研究相对较少,对于精准刻画区域第四纪演化过程存在挑战。为了建立松嫩平原东北部绥化地区第四纪地层格架,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WKZK01号孔岩芯沉积物颜色、结构构造、岩性组合特征,应用测井曲线、C-M图、粒度参数结构散点图、粒度参数特征、孢粉化石组合、OSL测年方法,对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WKZK01号孔剖面进行详细地层划分、沉积相分析和地层年代学格架建立。将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WKZK01号孔揭示的松散沉积物分为4套岩性组合: 第1套岩性组合代表全新统黑土;第2套岩性组合代表河流二相性的顾乡屯组黄土;第3套岩性组合代表风成相沉积哈尔滨组黄土;第4套岩性组合代表河湖相沉积的荒山组黄土。以地层岩性特征为主、粒度参数特征、孢粉化石组合特征和OSL测年数据为辅,对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WKZK01号孔第四纪岩性地层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全新统、顾乡屯组、哈尔滨组和荒山组地层对应的底界深度分别为1.1m、15.6m、39.65m,研究成果为该区第四纪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新疆东天山哈尔里克山早二叠世超基性岩墙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杜晓飞, 王威, 张传林, 马华东, 朱炳玉, 邱 林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20
摘要 (40) PDF (0KB)(0)
摘要:
在东天山哈尔里克山发育多期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花岗岩和超基性岩墙。为限定古亚洲洋在该区的闭合时限,同时阐述超基性岩墙形成的构造环境。本文报道了哈密沁城超基性岩墙(角闪石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研究表明,角闪石岩SiO2含量为39.00%~45.48%、TiO2(1.60%~ 3.01%)、Mg#在50~60之间,轻稀土相对弱富集((La/Yb)N= 1.34~2.25)),铕异常不明显(δEu=0.76~1.1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Hf)。角闪石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3件角闪石岩样品的LA-MC-ICPMS锆石 U-Pb年龄分别为298.4±1.7Ma、297.7±1.6Ma、295.5 ±1.6Ma。全岩Sr-Nd组成表明,岩石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47~0.7051之间,εNd(t)变化范围在-2.63至+1.81之间。结合对区域地质、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等资料的全面分析,认为沁城早二叠世角闪石岩原岩的岩浆可能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同时,暗示哈尔里克山地区古亚洲洋在早二叠世之前闭合。
不同变质条件下变基性岩中磷灰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古元古代华北中部造山带为例
杨钰清, 高彭, 张健, 刘晓光, 程昌泉, 尹常青, 钱加慧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46
摘要 (134) PDF (2311KB)(26)
摘要:
磷灰石是一种常见的副矿物,在各种岩石类型中均有产出,其U-Pb年龄、微量元素(特别是REE、Th、U和Sr等)和Sr-Nd同位素组成可提供重要的年代学和岩浆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信息。然而,对于其在造山过程中不同变质级别下的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并不清楚。作为古元古代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记录了一套从绿片岩相,经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的完整变质岩石组合,因而是研究基性岩变质演化过程磷灰石地球化学属性的理想区域。文章在中部造山带的五台-恒山地区系统采集了绿片岩、斜长角闪岩和基性麻粒岩样品,并对不同变质级别变基性岩中的磷灰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和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绿片岩样品中含有岩浆成因和变质成因两种类型的磷灰石;斜长角闪岩样品中主要为变质成因磷灰石;而基性麻粒岩样品中主要为深熔型磷灰石,表现出岩浆成因磷灰石的微量元素特征,可能结晶自深熔熔体。本研究表明磷灰石的微量元素变化能够清晰地反映变质演化过程中随温压条件变化而出现的熔体和共存结晶矿物的影响,为了解造山作用过程中的元素迁移和平衡提供了新的约束。
南秦岭长角坝群低庄沟组的锆石 U-Pb 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刘志慧, 刘晓春, 陈龙耀, 郑光高, 胡娟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27
摘要 (67) PDF (1764KB)(15)
摘要:
长角坝群出露于南秦岭佛坪地区,是该构造带内残留的少数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层之一,其物质组成、形成时代一直缺乏准确的限定,进而制约了对南秦岭的构造归属和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本文对长角坝群内低庄沟组变质沉积岩开展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所取两个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峰值为~810-835 Ma, 最年轻的年龄区间约为~600-700 Ma,最大沉积时代为新元古代。这与同为长角坝群、出露最广泛的泥盆纪黑龙潭组具有明显的时代差异,显示了长角坝群物质组成的复杂性。此外,低庄沟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与用于对比测试的另一个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峰值为718 Ma、主要峰值为810 Ma的佛坪群样品高度相似,结合二者的岩石学及野外地质特征,认为二者共同构成了南秦岭西部的过渡性基底,与南秦岭带内宁陕断裂以东的过渡性基底——武当群、耀岭河群具有明显的可对比性。长角坝群新元古代物质的识别还为佛坪地区变质单元的划分提供了新的依据,进而梳理出成层性、变质程度不同的三个单元,使得对南秦岭中生代造山演化过程的恢复变得更加明朗。
运城盐湖形成演化与盐离子来源
寇琳琳, 李振宏, 夏彩香, 韦利杰, 董晓朋, 王森, 崔加伟, 黄婷, 南德斌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03
摘要 (421) PDF (4974KB)(22)
摘要:
运城盐湖位于汾渭地堑系的核心部位,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开发最早的盐湖,但对其基础地质背景的研究却相对薄弱,缺乏统一的认识。文章聚焦新生代地貌巨变过程与汾渭地堑系形成,黄河贯通三门峡峡谷东流入海与三门古湖消亡,汾河改道退出运城盆地与运城盐湖形成三个主要阶段,探讨运城盐湖的形成演化过程,并结合区域上重点层位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探讨盐湖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研究认为,古近纪至新近纪中新世中期,中国大陆东部的滨太平洋构造域和西部的青藏高原构造域共同开启了运城盐湖演化的序幕;距今约70万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黄河贯通三门峡峡谷东流入海,三门古湖消亡,运城盐湖的雏形开始形成;距今约7万年的晚更新世中期,汾河发生改道退出运城盆地,运城盐湖由开放体系进入封闭体系,运城盐湖最终形成;随后在中条山北缘断裂的持续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沉积洼地,大量的含盐类矿物质在这里汇集,经过长期的沉淀蒸发,形成了天然盐湖;运城盐湖的盐类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成矿盐层,控制盐湖的主要断裂提供了盐类物质的主要通道,中条山北缘中元古界蓟县系龙家园组海相高镁白云岩提供了镁离子来源。研究成果将为运城的生态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基于浅孔岩芯饼化现象的地应力估算方法探究及应用
闫绍坤, 王成虎, 高桂云, 刘冀昆, 代向前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96
摘要 (172) PDF (1395KB)(15)
摘要:
岩芯饼化是高地应力环境的典型现象之一,形成的岩饼的几何特征、断面形态与原地应力状态具有相关性,而产生该现象的部位可能不适于直接进行原地应力测量。利用该现象,建立饼化岩芯的现场测量数据与原地应力之间的联系,进行地应力估算,能够对地应力测量数据起到补充的作用。结合国内外相关假设和理论,测量饼化岩芯的物理性质、几何特征,结合其原岩应力状态,提出基于岩芯饼化的地应力估算公式。对辽宁丹东大连山钻孔内出现岩芯饼化的30m~120m部位进行地应力估算,选取测量其中73块代表性岩饼,估算出该段地应力值的大小,对水压致裂测量数据进行补充,补充后的地应力数据更贴近实际。与其他基于岩芯饼化的估算公式相比,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进行测量时精度要求更低,计算结果偏差更小,波动更少。计算和对比结果表明,该地应力估算方法适合作为地应力数据的补充来源。
大厚度非连续湿陷性黄土浸水变形特征分析
刘建磊, 卫童瑶, 惠寒斌, 姜耀飞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74
摘要 (197) PDF (1515KB)(5)
摘要:
非连续分布的黄土地层在我国关中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由于其特殊的地层结构,常规的修正系数评价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工程的要求。本文依托渭北黄土塬区所开展的大型试坑浸水试验,结合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比了现场与室内湿陷量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现场浸水试验的渗流特征。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果:(1)该场地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的自重湿陷量比值小于0.1,两者的结果相差较大且判定的场地湿陷类型不一致。(2)造成试验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包括黄土地层的非连续性和不均匀性、室内试验的取样扰动因素以及现场试验的浸水条件差异。(3)黄土的非连续性形成的层拱效应是造成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削弱了部分向上传递的变形、阻碍了向下传递的自重应力,同时浸水时在中间地层形成非饱和区,造成渗流过程的不连续性。
基于微动探测的四川德达古滑坡空间结构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
邱振东, 郭长宝, 杨志华, 吴瑞安, 闫怡秋, 张怡颖, 靳峰, 陈文凯
,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83
摘要 (283) PDF (4139KB)(18)
摘要:
青藏高原东部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极为复杂,位于该区金沙江流域等高山峡谷区的大型古滑坡具有发育密度大、空间结构复杂等特点,由古滑坡蠕滑变形及复活引起的灾害危害性强[宗王1] 。德达古滑坡是位于四川省巴塘县德达乡的一个大型古滑坡,受查龙-然布断裂活动等影响,该古滑坡空间结构特征复杂,滑坡前缘呈现局部复活变形。本文采用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微动探测和工程地质钻探等工作手段,进一步查明了德达古滑坡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德达古滑坡在平面上分为德达I号滑坡体(I)、德达II号滑坡体(II)和德达古滑坡后壁(Ⅲ)等3个部分。通过微动探测结合钻探验证,本文提出了浅层滑带和深层滑带的微动横波速度划分方案,其对滑带深度识别相对误差一般为2.6~4.8%,研究揭示德达I号滑坡发育2层滑带,浅层滑带S1埋深为18.7-20.1m,深层滑带S2埋深为36.2-49.9 m,滑体体积约8.7~12.0×106 m3;德达Ⅱ号滑坡体发育1层滑带,滑带埋深为25.2-38.6m,滑体体积约6.3~9.6×106 m3。综合分析认为,德达古滑坡是在断裂构造、降雨入渗、河流侵蚀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复杂的滑体结构及其成因是滑坡体处于蠕滑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本文研究方法和认识可以为青藏高原东部域大型古滑坡空间结构判识和风险防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