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四川5.1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初析

张永双 雷伟志 石菊松 吴树仁 王献礼

易明初, 吴珍汉, 胡道功, 等, 2003. 青藏铁路沿线南北向活动构造及对路基工程的影响. 地质力学学报, 9 (4): 343-354.
引用本文: 张永双, 雷伟志, 石菊松, 等, 2008. 四川5.1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初析. 地质力学学报, 14 (2): 109-116.
YI Ming-chu, WU Zhen-han, HU Dao-gong, et al., 2003. N-S-TRENDING ACTIVE STRUCTURES ALONG THE QINGHAI TIBET RAILWAY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RAILWAY BED ENGINEERING.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9 (4): 343-354.
Citation: ZHANG Yong-shuang, LEI Wei-zhi, SHI Ju-song, et al., 2008.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5.12 EARTHQUAKE-INDUCED GEOHAZARDS IN SICHUAN.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14 (2): 109-116.

四川5.1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初析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672207

地质力学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DZLXJK20070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永双(1968-), 男,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研究工作。E-mail:zhys100@sohu.com

  • 中图分类号: P694, P315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5.12 EARTHQUAKE-INDUCED GEOHAZARDS IN SICHUAN

  • 摘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特别是山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本文主要报道了四川境内震中附近几个重灾山区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初步调查成果, 简要论述了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和沙土液化等次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危害, 提出了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某些发育规律方面一些认识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对于灾后重建和高烈度区城镇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编者按: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对四川汶川强震次生地质灾害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 较深入地探讨了次生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 主要涉及分布特征、地震强度与滑坡等的关系, 以及地震滑坡快速启动机理等, 还着重阐明了它与降雨型地质灾害的区别, 提出了次生地质灾害某些发育规律的认识。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而且对次生地质灾害的治理和防灾减灾, 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 我所在部、局、院的直接领导下, 立即行动起来, 随队奔赴重灾区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今后, 我们将继续以《地质力学学报》为平台, 陆续报道有关调研成果, 欢迎投稿!
  • 图  1  5.12特大地震重灾区位置示意图

    Figure  1.  Location of the 5.12 strong earthquake -damaged area

    图版一  5.12四川汶川地震诱发的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类型

    图版一.  Main types of geohazards induced by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图版二  5.12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

    图版二.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earthquake-induced geohazards during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图  2  地震崩滑体与地震强度的关系(据鲍叶静等, 2005) [5]

    Figure  2.  Relation between seismic magnitude and induced landslides (after Bao Yejing et al, , 2005) [5]

    图  3  北川县城附近崩滑体分布与断裂带关系示意图

    Figure  3.  Relation between the Beichuan fault and earthquake - induced landslides near the county seat of Beichuan

  • [1] 孙崇绍, 蔡红卫.我国历史地震时滑坡崩塌的发育及分布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 1997, 6 (1):25 ~ 30.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K199700736651
    [2] 周本刚, 王裕明.中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 1994, 16 (1):95 ~ 103.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K199400561849
    [3] 邹谨敞, 邵顺妹, 蒋荣发.古浪地震滑坡的分布规律和构造意义[J].中国地震, 1994, 10 (2):168~ 174.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K199400595618
    [4] 胡广韬.滑坡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
    [5] 毛彦龙, 胡广韬, 赵法锁, 等.地震动触发滑坡体滑动的机理[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8, 20 (4):45 ~ 52. doi: 10.3969/j.issn.1672-6561.1998.04.010
    [6] 鲍叶静, 高孟潭, 姜慧.地震诱发滑坡的概率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 (1):66 ~ 70. doi: 10.3321/j.issn:1000-6915.2005.01.011
    [7] 李忠生.国内外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J].灾害学, 2003, 18 (4):64~ 70. doi: 10.3969/j.issn.1000-811X.2003.04.013
    [8] 张春山, 张业成, 吴满路.南北地震带南段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J].地质力学学报, 2003, 9(1):21 ~ 30. doi: 10.3969/j.issn.1006-6616.2003.01.003
  • 期刊类型引用(7)

    1. 张天祥,王艳霞,张雪珂,林钏,周汝良. 基于样本优化和机器学习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模型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01): 201-215 . 百度学术
    2. 肖锐铧,刘艳辉,陈春利,苏永超,王惠卿,徐为,方志伟,梁宏锟. 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年:2003—2022.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4(02): 1-9 . 百度学术
    3. 刘运海,罗少辉,王英建,张继红. 基于气象数据深度挖掘的雷电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 电子设计工程. 2024(12): 162-165 . 百度学术
    4. 曹满,王洋,陈曦,魏运芳,王传涛. 基于时空分布特征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模型研究.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11): 278-286 . 百度学术
    5. 贲琰棋,易武,李华兵,黄晓虎,刘伟,肖宇煌. 基于“阶跃”变形特征的降雨型滑坡预警判据探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3(04): 30-38 . 百度学术
    6. 马娟,张鸣之,齐干,叶思卿,黄喆,丁帆. 地质灾害监测复杂场景下压电式雨量计精度标定及适宜性分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3(05): 91-96 . 百度学术
    7. 肖建安. 明溪县典型崩塌地质灾害勘查分析及防治建议. 工程技术研究. 2023(24): 47-4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 加载中
图(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5
  • HTML全文浏览量:  117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8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8-07-18
  • 刊出日期:  2008-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