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新近系-第四系界面撞击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吴锡浩 徐和聆 邓寄温 蒋复初 马配学 马淑兰 孙东怀 祝一志 李春来 殷伟德 肖华国 孔屏

吴锡浩, 徐和聆, 邓寄温, 等, 1996. 新近系-第四系界面撞击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地质力学学报, 2 (1): 8-16.
引用本文: 吴锡浩, 徐和聆, 邓寄温, 等, 1996. 新近系-第四系界面撞击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地质力学学报, 2 (1): 8-16.
Wu Xihao, Xu Heling, Deng Jiwen, et al., 1996. RECENT PROGRESS OF THE STUDY ON NEOGENE-QUATERNARY BOUNDARY IMPACT EVENT.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 (1): 8-16.
Citation: Wu Xihao, Xu Heling, Deng Jiwen, et al., 1996. RECENT PROGRESS OF THE STUDY ON NEOGENE-QUATERNARY BOUNDARY IMPACT EVENT.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 (1): 8-16.

新近系-第四系界面撞击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基金和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以及国家计委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专项的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吴锡浩,1937年生,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学专业,研究员。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与古环境、古气候和过去全球变化研究。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11号地质力学研究所。邮政编码:100081。

RECENT PROGRESS OF THE STUDY ON NEOGENE-QUATERNARY BOUNDARY IMPACT EVENT

  • 摘要: 通过对中国黄土高原南缘的段家坡黄土-红粘土剖面Ga/M边界(2.48MaBP)上下地层中5种微颗粒和土样微量元素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下更新统午城组黄土底部记录着两次撞击事件的信息。较早的一次记录于L38中,年代为2.53-2.48MaBP,以多种撞击成因或与之有关的微颗粒为标志,且有丰度为58.3×10-12g/g的Ir异常和14.3×10-9g/g的Au异常给与确证。这是一次真正的N/Q界面撞击事件,在气候地层上与从上新统红粘土向更新统黄土的过渡相一致,在磁性地层上与从高斯正极性向松山反极性的转变相联系。较晚的一次记录于S37中,年代为2.43-2.42MaBP,在多种微颗粒标志中,还包括含有Ir异常分别为3.89×10-6g/g的宇宙尘和2.15×10-8g/g的生物球粒。文中用综合成因模式解释了不同特性的撞击记录共存的现象,并指出中国黄土在天文地质研究方面尚蕴藏着大量信息。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2
  • HTML全文浏览量:  58
  • PDF下载量:  1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