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铜陵地区构造变形系统复合时序及复合效应分析

刘文灿 李东旭 高德臻

陈群策, 李方全, 毛吉震, 2001. 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的实用性研究. 地质力学学报, 7 (1): 69-78.
引用本文: 刘文灿, 李东旭, 高德臻, 1996. 铜陵地区构造变形系统复合时序及复合效应分析. 地质力学学报, 2 (1): 42-48.
CHEN Qun-ce, LI Fang-quan, MAO Ji-zhen, 2001. APPLICATION STUDY OF THREE DIMENSIONAL GEO-STRESS MEASUREMENTS BY USE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METHOD.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7 (1): 69-78.
Citation: Liu wencan, Li Dongxu, Gao Dezhen, 1996. ANALYSIS OF THE TIME SEQUENCE OF COMPOUNDING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 RESULTING EFFECTS IN TONGLING AREA.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 (1): 42-48.

铜陵地区构造变形系统复合时序及复合效应分析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文灿,男,1962年生,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地质力学、区域地质及矿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区调所。邮政编码:100083。

ANALYSIS OF THE TIME SEQUENCE OF COMPOUNDING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 RESULTING EFFECTS IN TONGLING AREA

  • 摘要: 本文运用构造复合系统分析方法,在划分构造变形系统、分析构造变形系统复合时序的基础上,对安徽铜陵内生金属矿区构造变形系统复合效应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该区构造变形历史及构造应力场的更迭,较详细地阐明了该区构造变形系统的复合关系、复合方式及复合效应。这项研究对探讨本区成矿规律及隐伏矿床预测有重要意义。

     

  • 期刊类型引用(2)

    1. 江晨轶,潘家伟,张丽军,李海兵,孙知明,Marie-Luce Chevalier,刘富财,苏强. UAV SfM技术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以青藏高原西北部龙木错断裂为例. 地质力学学报. 2024(02): 332-347 . 本站查看
    2. 杨勇忠,李占飞,任俊杰,徐锡伟,李康,程佳,康文君. 基岩地质差异对活动断层地表几何形态的控制作用——以祁连山北缘佛洞庙-红崖子断层为例. 地质力学学报. 2024(02): 348-362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6
  • HTML全文浏览量:  65
  • PDF下载量:  20
  • 被引次数: 2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