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LI Shu-jing, 2007. LATITUDINAL CONVERGENCE OF THE ASIAN CONTINENT, RIS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EXPANSION OF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13 (1): 25-30, 50. |
[1] |
李四光.受了歪曲的亚洲大陆[J].地质论评, 1951, 16(1):1~5. doi: 10.3321/j.issn:0371-5736.1951.01.001
|
[2]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编.1: 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邻海区构造体系图.北京:地图出版社, 1984.
|
[3] |
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分省构造体系研究文集.第1辑[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5.
|
[4] |
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分省构造体系研究文集.第2辑[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5.
|
[5] |
李述靖, 张维杰, 等.蒙古弧地质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
[6] |
李述靖. 中国云南兰坪—思茅喜马拉雅期褶皱带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和构造意义[M].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16).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5, 1~12.
|
[7] |
程浴淇主编.中国区域地质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4.
|
[8] |
马杏垣, 等.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6.
|
[9] |
马杏垣, 等.中国岩石圈动力学纲要[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7.
|
[10] |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1: 150万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 2004.
|
[11] |
李述靖, 郑达兴.遥感构造解析与地壳表层结构构造型式[J].地质力学学报, 2006, 12(3):279~286. doi: 10.3969/j.issn.1006-6616.2006.03.001
|
[12] |
刘刚, 李述靖, 赵福岳, 等.阿尔金—康西瓦剪切—推覆系统和帕米尔推覆构造的遥感解析[J].地球学报, 2006, 27(1):25~29.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6.01.003
|
[13] |
阿尔金活动断裂带课题组.阿尔金活动断裂带[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2.
|
[14] |
王小凤, 等.郯庐断裂带[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0.
|
[15] |
孙武城, 徐杰, 杨平恩, 等.上海奉贤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地学断面[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1.
|
[16] |
王连庆, 徐刚.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口段主要线性构造ETM影像特征[J].地球学报, 2002, 23(4):349 ~352.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2.04.011
|
[17] |
崔作舟, 等.青藏高原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2.
|
[18] |
张中杰, 等.中国大陆地球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
[19] |
杨文采, 等.苏鲁大别造山带地球物理与壳幔作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5.
|
[20] |
朱介寿, 等.中国华南及东海地区岩石圈三维结构及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5.
|
[21] |
高锐, 肖序常, 等.新疆地学断面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西昆仑—塔里木结合带岩石圈结构[J].地球学报, 2001, 22(6):547~552.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1.06.013
|
[22] |
马杏垣, 刘昌铨, 刘国栋.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多拉地学断面[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1.
|
[23] |
卢造勋, 夏怀宽.内蒙古东乌穆沁旗—辽宁东沟地学断面[J].地球物理学报, 1993, 36(6):765~772. doi: 10.3321/j.issn:0001-5733.1993.06.008
|
[24] |
袁学城主编.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论文集[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7.
|
[25] |
崔作舟, 李秋生, 孟令顺, 等.格尔木—额齐纳旗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构造[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9.
|
[26] |
马杏垣, 等.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989.
|
[27] |
郑度, 等.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