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长江中游砂山形成的年代及成因研究

杨超 黄长生 李长安 赵欣

杨超, 黄长生, 李长安, 等, 2003. 长江中游砂山形成的年代及成因研究. 地质力学学报, 9 (2): 176-182.
引用本文: 杨超, 黄长生, 李长安, 等, 2003. 长江中游砂山形成的年代及成因研究. 地质力学学报, 9 (2): 176-182.
YANG Chao, HUANG Chang-sheng, LI Chang-an, et al., 2003. TIMES AND CAUSE OF FORMATION OF SAND-DUNE IN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9 (2): 176-182.
Citation: YANG Chao, HUANG Chang-sheng, LI Chang-an, et al., 2003. TIMES AND CAUSE OF FORMATION OF SAND-DUNE IN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9 (2): 176-182.

长江中游砂山形成的年代及成因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172061)和国土资源部区调项目"长江中游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资助(编号:1999123000301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超(1970-),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第四纪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

  • 中图分类号: Q534.63

TIMES AND CAUSE OF FORMATION OF SAND-DUNE IN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 摘要: 经野外考察、资料整理分析及实验数据测试等工作,并与有关研究对比,较全面地分析论证了长江中游砂山沉积的风成特征。本次研究首次发现南昌附近的梁家渡古埋藏砂丘剖面,并佐证了武昌青山、湖南岳阳等地的砂层沉积。在此基础上通过年龄测试、扫描电镜观察等确证了砂山的形成时代和风成微观特征,与相关研究综合分析,较深入地论证了长江中游砂山的风成成因。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7
  • HTML全文浏览量:  23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3-03-27
  • 刊出日期:  2003-06-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